科创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债市...
作者 | 傅斯特
在刚刚落幕的陆家嘴论坛上,“科技金融”成为了高频热词。
但这不仅是一个行业议题,更是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塑造的时代命题。现阶段全球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的突破,已成为大国博弈的“胜负手”。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赛中,一个崭新工具正悄然登场,那便是科创债ETF。
它不仅填补了“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的空白,更关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低门槛、高效率的工具,直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战场,分享硬科技发展的成长红利。
市场也是迅速响应,多家头部公募已火速上报相关产品,叠加政策上对科创债的强力扶持,未来发展潜力可谓巨大。
科技金融新利器
很多人可能还不太了解科创债。
科创债是指由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企业发行,或者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的公司债券。
如果说科创板是股权市场的科创先锋,那么科创债就是债券市场的“硬核战队”,而科创债ETF则是连接广大投资者与这支精锐力量的“高速桥梁”,通过追踪一篮子精选科创债的表现,让普通投资者也能便捷参与硬科技债券的成长历程。
科创债ETF的优势在于,相较于传统科创投资方式,它避开了单一科技股的高波动,依托债券属性获取票息,并精准锚定国家硬科技赛道,让投资者得以在相对可控的风险下,深度绑定国家最具确定性的创新增长引擎。
首先,精准灌溉“硬科技”。
它以指数化形式汇聚资金,资金如活水,通过科创债直接流向芯片制造、新能源研发、生物医药攻关等关键领域,精准滴灌科技企业成长的沃土。
其次,央企国企“背书”。
目前科创债人发行人仍以央国企为主,截至2025年5月20日,央企和地方国企发行人数占全市场存量科创债券发行人的 91.1%。
并且信用级别普遍较高,凭借AAA评级构筑信用屏障,为产品提供了坚实的信用基石。
最后,政策红利“护航”。
近年来,国家对科创债支持力度显著,包括税收优惠、便捷的质押融资机制等专属政策,为投资者增添了安全垫。
而在政策支持下,科创债市场不断扩容,发行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24年我国科创债发行数量首次破千,发行规模站上万亿元门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新规落地、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发债后,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发行科创债,推动科创债发行规模快速攀升。随着科创公司债持续扩容,底层资产的流动性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首批科创债ETF主要跟踪三大指数。其中,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以其代表性强、信用风险低、收益稳健的特性,成为不少机构布局的对象。
上交所一直是科创债制度创新的“先行军”,早在2021年,上交所率先启动科创债试点,开市场之先河;2022年5月,在充分总结试点经验后,正式发布专项规则指引,为科创债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制度框架。
其前瞻布局,为科创债ETF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我们为何需要科创债ETF?
了解了科创债ETF作为科技领域首只债券指数产品的独特定位与优势后,一个更核心的问题随之浮现: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市场亟需这样一个创新工具?
现阶段科技创新攻坚对资金提出更高要求,而利率持续下行则挤压了传统投资工具的收益空间。此刻推出科创债ETF,正是对时代需求的精准回应。
在国家层面,科创债ETF是金融精准服务科技强国战略的关键纽带。
一方面,将资金高度聚焦芯片、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核心战略产业,精准匹配国家产业升级方向,是金融资源直达科创前沿的“快车道”。
另一方面,汇聚了中长期资金,并打破散户参与壁垒的特性,将社会闲散资金精准引流至研发一线,有效破解了科技融资“长周期”难题。
对投资者而言,科创债ETF提供了低门槛锚定国家机遇的投资机会,并且稳健收益与成长潜力兼得。
科创债曾是一座普通人无法跨越的金融堡垒:颇高的专业投资者门槛、复杂的债券交易权限、机构专属的认购渠道。
而科创债ETF博时(认购代码:551003;证券代码:551000)的出现,为普通投资者打开了便捷参与国家战略级机遇的大门,在不确定性中握紧确定性增长锚点。
它同时也是低利率时代下的新选择。不仅提供相对稳健的票息收益,更通过指数化追踪分享优质科创企业成长红利。
自2023年8月24日指数发布以来,截至目前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累计收益为8.86%,相较于普通中长债基金以及短债基金,超额收益明显,历史表现优异。
在市场建设维度,科创债ETF是激活流动性与完善生态的关键拼图。
存量单只科创债常面临换手率低、流动性弱的挑战。ETF凭借做市商机制及场内交易特性,能有效提升整体流动性,形成底层资产与ETF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并且科创债ETF作为“科技金融”主题债基的关键拼图,也是完善了债券ETF矩阵,为近年来规模持续扩张的债券ETF再添动力。
而在债券指数产品这条赛道上,博时基金似乎从未缺席。
博时基金有着完备的债券指数工具箱,里面涵盖了国债、国开债、可转债、政金债等类型产品线,已形成强大矩阵,拥有丰富的投资运作经验。
科创债ETF博时(认购代码:551003;证券代码:551000)的加入,也将进一步丰富债券指数工具箱,完成在债券指数基金上的产品线布局。
金融向实而生
陆家嘴论坛的政策宣言、上交所的机制创新、科创债ETF的产品落地,这场变革的核心逻辑从未改变: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的本质,让普通人也能成为时代红利的受益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创债ETF不仅是一款金融产品,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中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制度自信:当科技攻坚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当普惠金融渴望“涓滴效应惠众生”,科创债ETF找到了两者的完美契合点。
博时基金作为行业奠基者“老五家”之一,此次快速布局科创债ETF,也成为了这条新航道的“造桥者”与“护航人”,其使命不仅在于产品的创设,更在于持续护航投资者的信任之旅。
身为国内指数领域的“领航者”,博时基金前瞻性布局并非始于今日,而是一直在紧跟国家战略导向。
自2019年起,博时便率先发力央国企科技创新赛道,陆续推出央企创新驱动ETF、央企现代能源ETF等产品,将国家战略与资本市场机遇深度融合,为投资者开辟了分享“国之重器”创新成果的投资路径。
除了展示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更深层次体现了头部机构服务国家大局、引导社会资金“脱虚向实”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专业能力搭建桥梁,让普通人的积蓄,也能化为支持大国崛起的“真金白银”,成为科技长征路上的“时间合伙人”。
这条路或许并不平坦,但正如芯片上的晶体管需要亿万次蚀刻才能成型,中国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也将在无数个“科创债ETF”的实践中,持续探索,不断深化,最终镌刻出支撑大国崛起的坚实基座。
风险提示:
本材料所载信息不构成对买卖任何证券或提供任何投资决策建议的服务。该等信息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投资者应当对本材料的信息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我们对所载材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材料所载内容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信息,后续可能发生变更。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商业用途的传播、剪辑。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智谷趋势为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宏观经济、商业逻辑、企业兴衰、产业转型……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文档于: 2025-07-04 19:37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科创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债市...
作者 | 傅斯特在刚刚落幕的陆家嘴论坛上,“科技金融”成为了高频热词。但这不仅是一个行业议题,更是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塑造的时代命题。现阶段全球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芯片、新能源、...